避难层,建筑里的安全中转站

来源: 时间:2019-06-24 11:30:19 浏览次数:

避难层,就是在建筑中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平时不使用的闲置楼层,遇到火灾时,供人们中途休息或避难。 避难层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米,第一个避难层距灭火救援场地的距离不大于50米。这是由消防车云梯的高度决定的,我国目前消防车云梯的高度是50米,消防车的云梯可以直接伸到第一个避难层,把里面的人救走。​


我们走在大街上,会看到很多高大的建筑,造型新颖,高耸云霄,如果你细心,会发现在有的建筑的中间,有一道或两三道深颜色的横线,你或许以为那是大楼的装饰,其实不是,那是避难层,专门为消防安全设置的。  

建筑如果太高了,上下楼都不方便,平时可以乘坐电梯,火灾时电梯不能使用,就只能走楼梯逃生了。处在高楼层的人,要在楼梯间里走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地面,十分费力,很多人走到一半就很累了,需要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走。可是火灾时,人们都在惊慌地逃生,高楼层的人走累了想休息会儿,而低楼层的人还有体力想赶快跑,许多人挤在狭窄的楼梯间里,很容易造成混乱,甚至引发踩踏事故。所以,建筑防火规范规定: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。

避难层,就是在建筑中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平时不使用的闲置楼层,遇到火灾时,供人们中途休息或避难。 避难层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米,第一个避难层距灭火救援场地的距离不大于50米。这是由消防车云梯的高度决定的,我国目前消防车云梯的高度是50米,消防车的云梯可以直接伸到第一个避难层,把里面的人救走。

疏散楼梯在经过避难层时,要特殊设计,如同层错位、避难层分隔或上下层断开。人们走楼梯经过避难层时,要先进入避难层,再从避难层重新进入另一个楼梯间入口才能继续上下,这样做的目的是提示人们避难层到了,可以选择是在避难层避难,还是继续向下逃生。避免火灾时人们顺楼梯一路走下去,错过了避难层,或在人多拥挤时,无法挤出楼梯间进入避难层。

避难层的避难面积以每平方米容纳5人计算,是比较拥挤的。避难层可以兼做设备层,但是要用防火隔墙把避难区和设备区隔开,并且从管道井和设备间要经过不小于五米的通道才能进入避难区,通道口应设置甲级防火门。避难层的入口处和楼梯间通向避难层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,避难层内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、消防专线电话、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等消防设施。普通电梯不允许在避难层停靠,但消防电梯必须能够到达避难层,供消防员进入营救。

避难层是建筑里的安全中转站,了解一些避难层的知识是有好处的。在生活中,应随时留意自己所处的建筑有没有避难层,它的避难层在哪儿?离自己所在的楼层有多远?如果发生火灾,应该怎样进入避难层?多了解一些避难层的情况,在关建时刻不仅能保护好自己,还能帮助到更多的人。河北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服务中心提醒您关注消防,珍爱生命!